虛擬主播可以取代真人主播帶貨嗎?(4)
作者:shopaimi 閱讀量:61是什么阻擋了虛擬主播進入跨境電商?
調研后發現最大的三只攔路虎是:存在政策、成本和技術成熟度。但目前虛擬主播的技術成熟度和成本,還不足以承載跨境電商的野望。
虛擬主播開直播需要平臺授權開通OBS權限,不是有了虛擬主播就能開播。進行電商直播可以找小二申請,但是小二會對開通的直播間業績進行調查,基本只有大品牌和頭部賣家可能享受這樣的待遇。想要繞開OBS權限,目前還有一種取巧的方式,就是用大屏機展示,手機對手機播放,但這很容易觸發平臺封號。
虛擬主播的長相基本大同小異,最大的區別在于服飾和發型,這樣其實很容易出現雷同,而歐美國家是很注重保護肖像權和知識產權的,切忌用知名IP打造虛擬人,平臺非常忌諱。
當下虛擬主播主流的技術解決方案有三種:純AI虛擬主播、“真人+虛擬人”組合主播以及真人驅動類的虛擬主播。
純AI虛擬主播,本質是人工智能+虛擬主播形象的組合。國內主要將其用于主播停播期間,通過播放錄播的方式,循環介紹產品,簡單回答消費者的問題,承接直播間的午夜流量,讓直播間可以一直播放下去。對于跨境電商來說,這類虛擬主播初期吸粉還可以,但如果虛擬主播的精度不夠,消費者的新鮮感一旦過去就無法再留住用戶了,只能說這是無人直播的升級版。
打造高精度的虛擬主播,需要花去一筆不小的費用,市場報價在50到300萬之間,還要配套高精度的動捕設備和直播間及專業的運營團隊。以國內目前火爆的虛擬人柳夜熙為例,其每則視頻的制作成本高達百萬。